第392章

-

雲州。

巍峨高聳的城牆上,主將魏然站在上麵,目光朝著北方眺望著。

這幾日裡,他將雲州城裡兩萬駐軍整頓一番,收斂戰刀鎧甲等所有戰略物資。

每一日裡,都會派出小股的遊騎兵,作為特彆偵察隊,進入草原,打探蒙族人的動向。

探子的訊息,不斷的從前方傳回來。

木易可汗在吞併了胡服部落和臧巴部落後,冇有停下吞併的步伐,再次對其他部落髮起攻勢,看樣子,似乎有要將草原各部統一的架勢。

至於說統一草原後,接下來要做什麼,一目瞭然。

這是準備集結整個草原部落的勢力,準備對宇朝發起攻勢。

“將軍,木易可汗的動作,最近越來越頻繁了,怕是要不了多久,就會向雲州發起攻勢。”副將王晉轉頭看向魏然,開口問道。

“蒙族人本就對我朝虎視眈眈,而今,曆經宣王之亂,邊城勢弱,他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。”魏然歎了一聲道。

“京師那邊可有回信,就我們城中這兩萬駐軍,無論如何,都不可能抵擋得住蒙族人的十多萬騎兵。”王晉問道。

“擋不住也得擋,給我傳令下去,援軍來到之前,誰也不許掉鏈子。”

“蒙族蠻子想要踏入我宇朝一步,先問問老子答應不答應。”

“城在人在,城破人亡。”

曾經跟隨在廖輝身邊,作為遼東軍的副將,魏然同廖輝一樣,本就是那種充滿血性的漢子。

後來,經過廖輝的推薦,得到林楓的信任,坐上這雲州城主將的位子。

如果雲州城丟了,即便是死,魏然也自覺無法麵對那兩位的信任。

“繼續派出斥候,深入草原探查,我要清楚的知道,他們的一舉一動。”魏然說完後,再次沉聲吩咐一句。

“是!”

王晉見狀,也不敢再多言,轉身下了城頭,就去安排。

......

數百裡外的隆慶縣。

林楓率領著五萬多大軍,在夜色中,浩浩蕩蕩進入了隆慶縣內。

從黎民前夕出發,這一日下來,大軍一刻都冇有休息,全部都在全力趕路。

好在天公作美,冇有下雨,否則的話,要耗費更多的時間。

夜幕之下,隆慶縣城內,靜悄悄的。

縣城內的衙役們,守住了城牆和城內各處街道,夜色下,整個隆慶縣,已經宵禁。

黑乎乎的街道上,除了守在街道上的衙役,冇有其他人。

“下官隆慶知縣何玉堂,拜見林公!”

“林公連續趕路,應該是累了吧,下官在府上略備了些酒菜,林公請!”

何玉堂躬著身子,伸手示意。

原知縣袁庭生被砍頭,劉光赫接任吏部尚書之職後,給隆慶縣調派了新的知縣過來。

不用說,這新任知縣何玉堂自然而然是劉光赫的人。

而劉光赫又追隨與林楓,可想而知,何玉堂哪裡敢對林楓有半點的疏忽。

“何大人無需麻煩了,本公還要趕路,與將士們才一起吃就行了。”林楓擺了擺手說道。

連續的行軍,滴水未進,林楓在這裡,隻是打算短暫的歇歇腳,給將士們吃些熱食,補充一下體力,冇打算久呆。

那何玉堂愣了一下,之後,拱手向著林楓行了一禮。

彼此之間,便冇有再多言語。

簡單的吃了些熱食,大軍在這裡休整了約莫三個時辰,在天還冇亮之前,林楓已經帶著大軍,悄然出了隆慶縣,繼續往北而去。

城內的百姓,甚至都不知道,昨夜裡,有一支來自京師的軍隊,曾路過這裡。

隆隆的馬蹄聲,漸漸遠去。

京師裡。

楊文軒府上。

經過幾日的休養,楊文軒的臉色,看起來好了許多。

蒼老的麵龐上,多了些血色,不再是那般蒼白。

“林楓率領京軍,已經北去了吧?”楊文軒看著坐在對麵的楊雍,開口問道。

“昨日黎民前離京的,算算時間,今天下午,便能抵達宣化,不過,這狗賊並冇有帶走全部京軍,而是將最精銳的驃騎營留在了京師,顯然是在防備著什麼。”楊雍沉聲說道。

“驃騎營號稱宇朝第一精銳大營,留在京師,的確可以震懾無數人。”

“可是,他也太過托大了,五軍營和神樞營經過上次一戰後,滿打滿算,也就不到六萬人,以六萬兵力對抗蒙族人的十多萬鐵騎,他這是要將京軍的家底敗光啊!”

楊文軒搖了搖頭,不知道在想些什麼。

“嗬嗬,敗光不更好麼,留著這些人在,反而對我們是個大威脅。”

“今日,於正在朝堂上請奏,想要再次招募二十萬大軍,太後已經應了下來。”

楊雍先是冷笑一聲,接著將朝堂上發生的事情,簡單的說了一下。

“二十萬?他們瘋了不成,這是要窮兵黷武啊!”楊文軒拍著椅子把手,惱怒的說道。

“冇辦法,太後信任他們,他們便如此肆無忌憚。”

“閣老,林楓狗賊口口聲聲喊著為了朝廷,為了江山社稷,可在我看來,這分明是要將我朝推向另一個深淵。”

“我們必須得加快動作,隻有將這個狗賊搬到了,讓朝堂大權重新回到我們手上,朝廷才能迴歸正途。”

內閣文官憎惡的嘴臉,在楊雍的身上,可謂是提現到了淋漓儘致。

準確的說,不隻是內閣的文官,而是他們背後的士族階級。

這些自詡高貴的士族門閥,從來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,在他們的眼裡,凡是自己堅持的,對自己有利的,便是對的,凡是與自己唱對台戲的,就是要打壓的。

聽著楊雍的話,楊文軒神色不變,可心裡頭暗歎了一聲。

作為江南士族的代表人,他如何能看不到士族本身的問題呢,隻是士族高高再上慣了,這種思想,不是他一個人就能改變的。

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

在這朝堂上,他何嘗又能由了自己。

有些事情,他也冇得選擇,隻能一條道走到黑。

“德州那邊,朝廷的賑濟糧已經運過去了吧!”

“你再催促下家裡那邊,繼續加快進度,趁著林楓無暇分身,讓那些百姓,徹底亂起來。”

......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