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力薦公孫景

-

第八集

昭陽垂簾,權謀風雲

小集2:力薦公孫景

皇宮深處,一間昏暗的寢宮內,病榻上的皇上臉色蒼白,氣息奄奄。他的身旁,孟謹軒跪在榻前,雙手緊握皇上的手,眼中滿是擔憂與不捨。

皇上咳嗽幾聲,聲音微弱而沙啞:“謹軒,朕的時日不多了。你必須儘快穩定朝綱,保護國家和百姓。”

孟謹軒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,他低頭道:“陛下放心,臣必定竭儘所能,不負陛下所托。”

皇上微微點頭,似乎有些安心。他深吸了一口氣,繼續道:“朕有一事相托,希望你能答應。”

孟謹軒恭敬道:“陛下請說,臣必定遵命。”

皇上緩緩道:“公孫景,此人忠誠而有謀略,朕希望你能重用他,輔佐你穩定朝綱。”

孟謹軒心中一動,他知道公孫景確實是一位難得的才子,便點頭應下:“陛下放心,臣必定重用公孫景,共同守護家國。”

皇上聽後,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。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,但有了孟謹軒和公孫景的輔佐,他也可以安心離去了。

就這樣,在皇上的力薦下,公孫景開始進入朝廷的核心圈子。他憑藉自己的才華和智謀,很快就得到了孟謹軒和昭陽公主的賞識和重用。

而接下來的日子,昭陽公主更是展現出了非凡的智謀與決心。她不僅成功化解了朝中大臣們對她垂簾聽政的疑慮,還巧妙地穩定了朝綱,讓國家逐漸走向繁榮與穩定。

昭陽公主知道,要穩定朝綱,必須首先贏得大臣們的心。她以公正無私的態度處理朝政,對待大臣們一視同仁,不偏不倚。同時,她還積極聽取大臣們的意見和建議,讓朝臣們感受到了她的誠意和尊重。

在她的努力下,朝中的大臣們逐漸放下了心中的疑慮,開始真心實意地支援她的攝政。朝綱得以穩定,國家也逐漸走向繁榮。

而在這場權謀之戰中,昭陽公主與孟謹軒、公孫景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也愈發深厚。他們共同經曆了風風雨雨,彼此扶持,成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。

昭陽公主坐在書房內,燭光搖曳,映照著她堅毅的麵龐。她的眼眸深邃,似乎能洞察世間一切虛妄。風馳和公孫景分列兩旁,氣氛凝重。

風馳首先開口,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:“公主,朝中大臣對您的垂簾聽政議論紛紛,似乎並不完全信服。”

昭陽公主微微一笑,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:“議論是難免的,但人心可用,隻要我們行事公正,時間自然會證明一切。”

公孫景點頭附和:“公主所言極是。如今最重要的是穩定朝綱,讓朝臣們看到公主的能力。”

昭陽公主沉思片刻,忽然道:“我有一計,可破當前困局。”

二人齊聲問道:“公主有何妙計?”

昭陽公主道:“明日朝會,我會提出設立‘昭陽學堂’,選拔朝中年輕有為的官員進行培養,讓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。這樣一來,既能讓朝臣們看到我對國家的用心,又能選拔人才,為朝廷注入新鮮血液。”

風馳和公孫景聽後,眼中都閃過一絲亮光,齊聲稱讚:“公主此計甚妙!”

次日朝會,昭陽公主端坐於龍榻之側,煜軒小皇帝則在一旁靜靜聆聽。朝臣們議論紛紛,對這位年輕的公主攝政頗感疑慮。

昭陽公主站起身,聲音清脆而堅定:“各位大臣,本宮今日有一事相商。”

朝臣們紛紛收斂神色,洗耳恭聽。

昭陽公主繼續說道:“本宮深知朝中人才濟濟,但年輕有為者卻鮮有機會展現才華。因此,本宮提議設立‘昭陽學堂’,選拔朝中年輕官員進行培養,讓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。”

此言一出,朝臣們議論紛紛。有人讚同,認為此舉能選拔人才;也有人反對,擔心此舉會擾亂朝廷秩序。

昭陽公主不慌不忙,繼續道:“本宮知道此舉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,但本宮相信,隻有讓年輕人有機會展現才華,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繁榮昌盛。”

她引經據典,用一句古語點破朝臣們的疑慮:“古語有雲,‘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’我們應該給予年輕人時間和機會,讓他們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。”

朝臣們被昭陽公主的智謀和決心所打動,紛紛表示支援。就連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大臣,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。

就這樣,昭陽公主憑藉過人的智慧和謀略,成功設立了“昭陽學堂”,為朝廷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她的智謀和決心,也在朝臣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然而,昭陽公主知道,這隻是她穩定朝綱的第一步。朝中仍有不少大臣心懷異誌,對她和幼帝構成威脅。她必須更加謹慎行事,才能確保國家的安寧。

就在昭陽公主沉思之際,風馳匆匆進來,神色凝重:“公主,最近朝中有些大臣暗中勾結,似乎有所圖謀。我們必須小心應對。”

昭陽公主眼中閃過一絲寒意,她站起身,望向遠方:“朝中總有人不安分,想要興風作浪。這場權謀之戰,纔剛剛開始。”

她轉身對風馳和公孫景道:“傳令下去,加強京城的防衛,同時密切關注那些大臣的動向。我們要做好準備,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。”

風馳和公孫景齊聲應諾,轉身離去。昭陽公主獨自站在書房內,她的身影在燭光中顯得愈發堅定。她知道,這場權謀之戰,將會是一場艱苦的鬥爭。但她有信心,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,她一定能夠守護家國,守護煜軒,守護這片她深愛的土地。

-